消防硬伤扼死“南强小吃”南强街下月底变身小商品一条街,祥云美食城将保留
南强街下月底变身小商品一条街
中午12点半,昆明市南强街上鳞次栉比的小餐馆里依旧坐满了食客,这条特色饮食街已伴随昆明走过了5年多。随着昆明市五华区引导性转向工作的深入,下个月底,这条街上餐饮业将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以名特小百货、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为主的小商品一条街。 脏、乱、差的现状背后,是堵塞严重的排水管网和老化严重的电路,而建筑结构耐火等级、安全通道等方面的不达标,让南强街餐馆陷入发展绝境。五华区公安消防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,这些餐馆没有一家经过消防验收,曾经所有的商户都因此被罚过款,有些餐馆只有2003年得到的临时性手续。 “这就像干柴火下面放着火炉烤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燃着,既然干柴火拿不走,就得拿走火炉。”有关人士表示,按照昆明市“四创两争”工作要求,经过近半年的业态转向宣传、预热,今年3月南强街餐饮业将全部转向。此次南强街片区整治范围包括南强街、鼎新街、祥云街沿街餐馆、商店及周边老旧居民院坝。光碟记录脏乱差现状 在昨天下午的情况通报会上,南强街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给到场的每位记者都发了一张光碟,上面的影像反映了不同日期、不同时间的南强街:餐馆占道经营,随意丢弃垃圾,车辆乱停放,公共通道地面遍布黑色油渍。南强街地处昆明市中心区,居住人口多,密度大。目前被当成商铺使用的房屋中危旧房偏多,大都系土木结构,面积较小。由于下水管网老化堵塞严重,居民楼排水管道和电路老化现象比较严重。每年汛期该片区淹水现象严重,一些餐馆饭店污水排放困难且不符合环保要求,造成环境污染等。此外还有活禽宰杀、销售不符合规范要求…… 最为严重的是,南强街的建筑耐火等级根本达不到开设餐饮的国家规范标准,没有第二个安全出口,消防设施、设备匮乏,餐馆集生产、生活、仓储三位一体。消防部门介绍,2003年,“昆明美食节”举办时,一些进驻的餐饮企业取得了临时性手续,但这仅仅是仿照年货街标准给予有期限性的许可。但随着餐饮业的发展,南强步行街逐渐形成风味小吃集聚的状况,而个人的整改又达不到消防要求。据介绍,南强街曾发生过一次火灾,尽管附近就是一个消防队,但因为人流量大、道路狭窄,本来一分钟就可开到火灾现场的消防车竟整整用了15分钟。消防硬伤成为相关部门的心头大患,“要是再发生火灾就是一间铺子挨着一间铺子地烧。”综合整治引导转向经营 南强街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整治的3个原则:深入宣传、启发自觉,指导服务与整改相结合,不具备开办条件坚决取缔。据介绍,从去年10月成立,11月开始宣传、动员,他们希望用近半年的时间给南强街片区餐馆准备、过渡、转向,在今年3月能初见成效。目前,30多家餐饮商户中已有6户转向经营。 此次整治范围囊括了南强街、鼎新街、祥云街沿街餐馆、商店及周边老旧居民院坝。整治措施包括清理取缔占道经营和商店漫摊违法经营活动;强制拆除临时违章建筑、占道雨篷、无证店招、无证门头及广告等;整治取缔无证照、证照有效期届满、超出核准登记范围等违法经营行为。 有关负责人介绍,综合整治将积极引导目前南强街的餐饮行业转向经营,打造以名特小百货、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为主的小商品一条街。在管理上,将借鉴南屏街的模式进行规范管理,增设禁入、禁停、禁驶标志及道路人行护栏等交通和公共市政设施,保护南强步行街的风貌。环卫处增加人手清运打扫,还将设置专职人员巡查设施安全、规范店外经营状况。 城管部门介绍,综合整治后的南强街将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,统一的店招、店牌与建筑物风格协调,更好地展现历史风貌,脏、乱、差的局面将消失。祥云美食城不会拆 昨天中午12点,记者来到南强街,作为昆明有名的小吃街,游客、市民和上班族让这里显得格外热闹。经过几个月的整治,石板街上几乎见不到流动摊贩,否则南强街将是摩肩接踵。4 名穿着百大家电工作服的食客在郭计小吃各点了砂锅菜配饭,一顿午饭下来每人6元钱。郭老板不无自豪地说,6年来自己的小店为无数工薪阶层、打工族提供了实惠服务,每天的客流量达到400人次,二三十平方米的铺面还解决了十多个人的就业问题。 经营乡情园5年的陈女士告诉记者,她的顾客主要来自周边的写字楼,每天有四五十桌的客源,每月能赚到七八千元,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。面对经营转向,她并不愿意,一方面担心资金回笼有问题,另一方面认为在目前铺面日渐稀少的情况下,难以找到合适的地点开餐馆。 采访中,南强街餐馆经营者普遍以解决片区人群吃饭问题、解决就业岗位为餐馆应该继续存在的两大原因。对此,南强街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士表示,南强街周边有很多餐饮店,南强街上的祥云美食城也将继续保留,现有的30多家餐馆退出南强街,不会对周边工薪族的吃饭问题造成太大影响。小商品街与大商场互补 在南强街口,有一家名为缘点的服装店,在一个多月前也是一家餐馆。帮女儿照看店面的王师傅告诉记者,之前是他表妹开餐馆,顾客都是附近银行、写字楼的上班族,生意还不错。他们听到了政府引导经营转向的消息后,就在春节时重新装修,由女儿来开了这家服装店,营业利润没有开餐馆时高,尽管开业时间不长,但已经可以保本。 采访中,一些市民和商户质疑小商品街的定位。市民小杨跟朋友看完电影后就坐进一家冷饮店,她认为昆明已经没有集中的餐饮美食街,大家习惯来这里吃小吃,现在南强街要转向经营让她觉得很可惜。“现在大家购物的方式有好多种,甚至上网买,这周围不缺百货商品铺,还是美食街更有特色一些,而且也带动了人气。”经营时尚生活店的杨女士也表示惋惜。 综合整治组的工作人员解释,消防硬伤等客观条件使得餐饮业必须退出南强街,而打造名特小百货、民族特色旅游工艺品为主的小商品一条街,成为独具云南民族文化特色的步行街,届时将成为百盛、家乐福等大商场、大超市的有益补充。随着南屏街被五华区打造成中央商务区,将会有更多的市民、游客光顾更具特色的南强街,带来更高的人气。仍有10多家餐馆在营业 昨天中午记者在南强街看到,目前仍有10多家餐馆在营业,经营者告诉记者,他们对于转向的说法还不是太确定,心存侥幸。去年11月,南强街将打造成特色小商品一条街的消息就让餐馆商户们反应激烈,22家餐饮商户代表联合签署了一封公开信,并委托了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张宏雷律师帮他们讨个说法。 这些商户承认脏乱问题是客观存在的,但希望保留餐饮业,并表示愿意接受政府和市民的监督和批评,积极整改和自律。对此,消防部门昨天表示,尽管多年来所有商户们都被处罚过,但他们自己的整改一直无法达到消防安全要求。另外,城管部门也表示,餐饮业产生的油污对路面、地下管网的破坏,是其他行业不能比的。据不完全统计,4年来,五华区各级部门投入到南强街的各项整治费用达50余万元,但各种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。 对此,张宏雷律师表示,消防硬伤可能是事实,但这并不是餐饮商户的责任,毕竟这么多年来南强街已形成了餐饮业聚集的状况。他建议有关部门在做这样重大事件的决策时,多听取市民、商户的声音,提高民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,反复对比利弊,以争取更多的支持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